由于国际动力煤价格仍在大幅下滑,日韩动力煤到岸价再次走低。
煤炭企业到了心忧炭贱愿天暖的分上,着实是被近期的煤炭经济形势逼的。从大家的发言来看,很多煤炭企业已经意识到要稳住市场,必须控制煤炭产量。
在部分煤炭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上,据各个企业提供的数据,现在电厂库存超乎寻常高。可是除了控制产量,煤炭企业还能把什么掌握在自己手里呢?经济走势,国际煤市,抑或天气冷暖?。可以肯定的是,煤炭的上游行业至少到目前还没回暖的迹象。因此,即便天暖,也未必对煤炭销量有多大帮助。在5月31日召开的部分煤炭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上,来自河北开滦集团的代表说。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介绍,截至5月27日,全国重点电厂电煤库存9600多万吨,平均可用27天。在部分企业煤炭经济运行分析会上,大家基本的共识是,这次经济增速进入下降通道,还要持续多久,对煤炭行业的影响有多深,现在都还不明朗。政府负责人称,2010年8月府谷县政府有明确调查结论。
不久,该协议变更为余某独自承包,1997年承包人又增加了刘某。法院裁定登记材料齐全合法记者经多方了解,获悉了余家伙盘煤矿经营过程。连小学文凭都没有的高乃则连续出手,现已拥有10余座煤矿的控股权,号称陕北首富。2010年3月省政府维持省工商局对煤矿的注册行为,杨某等不服,提起行政诉讼。
■公务员涉案?纪检部门曾调查过榆林市政府相关部门人士表示,2008年省煤炭局批复榆林市政府,为整顿煤炭市场秩序、规范煤炭资源整合过程的混乱现象,要求实际出资人将登记材料和转让协议报市(县)政府或煤炭管理部门,确认实际出资人后报省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作为中国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商,中国石化始终高度重视煤转化工作,目前正在进一步研究煤炭转化规划,未来将继续开展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转化的开发工作及煤气化、煤制油的研发工作,努力为国家实施石油替代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高级顾问曹湘洪表示。我国能源富煤少油,在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将丰富的煤炭资源转化为洁净燃料,以替代石油产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可否认,煤转化过程相对于石油化工过程而言,需要消耗较多的水,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是煤炭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人们一直以来对煤转化持谨慎态度的原因。在煤制烯烃方面,我国率先实现了现代煤化工标志性技术甲醇制烯烃(MTO)的工业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80万吨/年、60万吨/年MTO装置生产出聚合级乙烯和丙烯。
实现节能减排是煤转化关键《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中,特别强调了煤炭转化过程的节能减排,提出了研发适用于煤化工废水特点的治理和回用技术以及煤化工废渣循环利用技术等一系列规划和要求。正因为此,《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对煤制清洁燃料及化学品技术、煤制清洁燃料示范工程及煤炭深加工关键装备等煤转化相关领域进行了全面规划,并确定了具体任务。低油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中对加大煤炭转化的科技投入进行了全面阐述,煤炭转化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及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实现煤炭转化领域技术和效益的双丰收。
可以看出,一些国家和企业开发煤炭转化技术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在技术开发过程中,以提高煤炭中化学能的转化效率和利用效率、减少水的消耗和废水的排放为重要指标,注重污水加工处理以及煤化工废渣的综合利用。
在项目的立项过程中,环境评价报告和节能评估报告的审查已成为项目核准的前提条件。在项目申请过程中,煤转化充分考虑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区域规划和环境影响分析的要求,积极推进水处理、水循环利用及二氧化碳的捕集与综合利用。
煤转化成为十二五煤炭工业发展重点。尽管近年来我国煤炭转化技术发展迅速,部分自主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但Lurgi碎煤气化技术、GE水煤浆气化技术等一些煤炭转化的关键技术仍来自国外。近年来,我国在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煤炭转化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受地缘政治、欧美债务危机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当然,对实现煤转化项目高效、清洁、安全、环保运行的目标而言,这些工作还远远不够。在煤制油方面,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技术,世界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生产装置于2008年底一次投料试车成功,生产出合格油品。
随着新型煤炭转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社会舆论对遇煤必脏、能耗逢煤必高的观念会有所改变。因此,新型的煤炭转化从发展伊始就注重煤转化各个环节的节能与环保。
专家认为,《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将研发清洁高效的煤炭转化技术提上日程,与煤转化当前需要化解的挑战相吻合,为进一步实现新型煤炭转化过程中的清洁高效利用指明了方向。作为中国能源化工领域的主力军,中国石化在甲醇制烯烃成套技术、煤制乙二醇技术、煤液化工程技术等煤转化关键技术研发领域都获得重大突破。
煤炭转化利用的快速发展,对长期依赖石油进口的中国能源而言,是一条出路.但是目前通过煤转化技术生产出的油品和化工产品数量十分有限,煤制油品仅150万吨∕年,煤制烯烃仅170万吨∕年。这是中国煤转化实现绿色着陆的关键。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转化关键技术仍是我们最大的短板。此外,引进国外的一些煤转化新技术也已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煤转化需技术效益双丰收技术进步与技术的工业化在煤炭转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开发出包括工程技术在内的先进煤炭转化技术,才能真正实现煤炭转化的工业化与产业化。
在煤间接液化方面,相继建设投产了3套规模为16万吨/年至18万吨/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示范装置。业内专家认为,国际油价将持续处于高位运行。
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一直以来让煤转化饱受诟病。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总经理刘家明表示。
《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首次将煤炭加工和转化提到国家能源战略的高度,为我国进一步降低对进口原油的依赖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将煤通过一定的化学加工,转化为车用汽油和柴油等清洁燃料及烯烃、乙二醇等化学品,在我国已不是新鲜事。
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煤炭转化利用的高度重视,也表明未来5年煤炭工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将是煤炭的转化与利用,国家将继续加大对煤转化领域的科技投入因此,新型的煤炭转化从发展伊始就注重煤转化各个环节的节能与环保。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转化关键技术仍是我们最大的短板。近年来,我国在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煤炭转化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可以看出,一些国家和企业开发煤炭转化技术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尽管近年来我国煤炭转化技术发展迅速,部分自主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但Lurgi碎煤气化技术、GE水煤浆气化技术等一些煤炭转化的关键技术仍来自国外。
在煤间接液化方面,相继建设投产了3套规模为16万吨/年至18万吨/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示范装置。《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中对加大煤炭转化的科技投入进行了全面阐述,煤炭转化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及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实现煤炭转化领域技术和效益的双丰收。
作为中国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商,中国石化始终高度重视煤转化工作,目前正在进一步研究煤炭转化规划,未来将继续开展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转化的开发工作及煤气化、煤制油的研发工作,努力为国家实施石油替代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在项目的立项过程中,环境评价报告和节能评估报告的审查已成为项目核准的前提条件。
留言0